logo

         

Weelcome to Sichuan Shengshi Jiahe Agricultural Dvelopment Co.,Ltd 联系电话:028-85404010

种植技术

  • 022019-7月

     

    柑橘喜欢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下生长,我国柑橘品种优良,种类繁多,由于食用轻便,价格低廉、口味甘甜,很受大众的喜爱。柑橘在种植的过程中虽然比较简单,但还是会有很多的病虫害需要防治,其中有一项就是柑橘的裂皮病。柑橘裂皮病不仅在我国的柑橘产区发生(广东、广西、湖南等),在其他众多国家的柑橘产区都有发生(美国、澳大利亚、地中海等)。

    柑橘裂皮病是怎么发生的?应如何防治?

    柑橘的裂皮病的来源主要是受柑橘裂皮病类病毒的影响。受病主要表现在柑橘果实的树干出现树皮开裂的情况,表皮呈现纵向性爆开,后脱落。发生的时间一般是在柑橘树定植以后的3-8年这个时间段,前期比较少见或者不会出现裂皮。出现柑橘裂皮病主要和苗木、嫁接、工具不卫生有关。

    柑橘裂皮病的防治措施:

    1、培育无病苗木

    选用抗病能力强、品种优良的苗木进行培育,在培育的过程中增强苗木对病毒的抵抗力。

    2、嫁接的时候刀具要进行消毒

    很大一部分柑橘裂皮病的发生是因为刀具的污染造成的,很多果农在进行修剪病枝、用来接穗的刀,没有进行消毒就直接使用,造成病毒的传染。用给柑橘树用刀具之前要先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把刀具浸泡在10%~20%的漂白粉液体中或者2%福尔马林液体中5~10分钟,拿出晾干即可。

    3、把植物送去检疫,防止扩散

    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到其它柑橘园区,要对受病的柑橘果树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止后期受病的毒苗进入无病的柑橘区,也要防止在嫁接的时候把有病的柑橘树嫁接到无病的柑橘树上,防止病疫的传播、扩散。

    总结:

    柑橘的裂皮病,不仅发生在我国柑橘产区,在其他国家也有发生。想要防治柑橘裂皮病可从培育无病苗木、嫁接的时候刀具要消毒、把植物送去检疫这三方面入手。

    来源:乡村米粒

  • 282019-6月

    即将进入7月份,我们将迎来今年热的天气,此时正值柑橘生长的高峰期,幼果膨大期,溃疡病高发期,日灼病高发期,药害、水灾等问题频发,一定要多加注意。

    现在首先要提防的洪水和台风:

    洪水过后,一定要注意进行以下措施:

    1、及时排水

    降雨结束后,应立即恢复果园的排灌系统,将多余的雨水排出果园。同时要尽量挖深排水沟渠,如同起垄一样,以降低果园地下水位,让雨水能快速流走。

    淹水时间较长的植株,要剪除部分枝叶,减少水分蒸发,加快根系恢复。

    2、树体保护

    及时扶正洪水冲倒的果树,并设支架支撑固定。扶正时应注意保护残留的根系,以免造成二次损伤。外露根系的搞好培土覆盖。伤根严重的及时疏枝剪叶,减少蒸发。树枝断裂及时剪除。

    3、适当松土

    果园被雨水浸泡后,泥土比较黏重结实,土壤通透性变差,直接影响植株根系的呼吸作用,因此要适当松土。可在滴水线位置进行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刺激根系恢复生长。

    4、清洗叶片

    部分受灾严重的地区果树植株被洪水淹没,洪水退后,时间用清水喷洗叶片,以保证果树正常的光合作用与生长。

    5、抓紧修剪

    剪除发黄的老叶片和未成熟的新叶片,只保留部分功能叶片,减轻由于蒸腾作用带给根系吸收水分的压力。修剪时要注意方法,尽量少剪枝条。

    6、叶面调节营养

    果树树体涝后根系受损,吸收肥水能力较弱,不宜立即根施肥料,可先用生物刺激素(海藻酸)+芸苔·赤霉酸A4+7进行叶面喷施,调节柑橘体内激素平衡。

    7、根系补充营养

    先通过叶面喷施,待树势恢复后,再根施水溶性肥料,促发新根。建议施用黄腐酸钾、高磷型水溶肥,快速恢复树势,同时施用海藻肥改善土壤根际环境,增加有益菌数量。

    8、谨防炭疽、溃疡病害

    炭疽病是受灾果园的主要病害,其在雨后出现太阳照射等高温高湿条件下易爆发,能感染叶片、枝条和青果,特别是植株幼嫩部位和伤口容易感病,且随水流和风雨快速传播。可在雨停后立即用杀菌剂如50%苯甲·丙环唑EC3000倍或者45%戊唑·嘧菌酯1500倍。

    幼树的管理:应该以尽快扩大树冠为主,对于长得过于长的枝条可以在前期进行摘心或者短截,增加侧枝的数量,保证一个合理的挂果空间。上图幼树侧枝过少应及时短截,促发侧枝,改善树形,同时结合施肥打药,争取更多的梢次。

    挂果树的管理要点:

    1.保果:虽然第二次生理落果已经结束,但是还是注意高温、病害等其它环境造成的落果现象。谨防7月初后一次生理落果,此时要补充营养,加强树势,注意用药用肥浓度。

    有些果园目前还有落果现象

    沃柑幼果变黄,易掉落,夏梢抽发量大。

    2.控梢:对于树势旺,落果严重,果实尚未坐稳的果树,还是要进行控晚夏稍,以营养控梢为主。

    对于已经坐好果的树,挂果量多的树,应该放晚夏稍,晚夏稍也是一种结果母枝,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树体营养。

    3.施肥:果实进入发育期,需要大量的营养,此时幼果正在进入细胞膨大前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提供其发育,而夏稍也会长,所以两者都需要肥料进行提供。此时应以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为主,同时配合补充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可以增施海藻肥等有机质肥料。

    此时气温、土温均较高,根系吸收能力强,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多,肥效较高。

    此时期的施肥占全年追肥量的40%左右。

    6-7月份是柑桔对营养物质需要的临界期,6-9月份是培养柑桔树势的关键时期,这时的果实膨大、花芽分化和抽秋梢都需要营养。

    追施时,以有机肥为主,且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比,并结合抗旱进行。这次施肥的作用在于壮果,既能保当年的产量,又能促发秋稍,秋稍是次年很好的结果母枝,促发秋稍,就能促进次年的产量。

    那么如何科学的进行施入壮果促稍肥?

    在施肥量及搭配上,已挂果的结果树与没有挂果的树,或树势壮旺的植株与树势弱的植株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增施有机肥

    1、柑橘在壮果期间,要求养分多而齐全,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氮磷钾,可用发酵好的农家肥、花生麸等,或优质生物有机肥,使用开浅沟埋施或穴施。

    2、明年投产树,重心在于促稍,每株施5-8斤农家肥或优质生物有机肥2-3斤+平衡型复合肥0.5斤+中微量元素肥2两。

    3、结果树,按株产50公斤的植株,每株施8-10斤农家肥或优质生物有机肥3-5斤+平衡型或高钾型复合肥1-1.5斤+中微量元素肥2-3两,果多难抽发晚夏梢的植株,可直接用营养促长型旺财好液态复合肥2-3斤,促进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4、早秋梢追肥,结果树作为壮梢壮果肥,以水溶性肥料或者液态复合肥为主,以纯的腐殖酸或海藻酸+水溶性高钾肥或硝酸钾,冲施或滴灌。明年投产树,亦可冲施纯的腐殖酸或海藻酸+水溶性高钾型肥料,起到促根壮梢作用。

    沙糖橘是一个果实外观和品质求很特殊的品种,除了外观一般的没有病虫、机械性伤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

    1.皮薄:果皮厚度1-2毫米,超过2.5毫米时粗皮不起沙。

    2.起沙:果皮油胞大,而且凸起像小沙粒,手摸有凹凸感。

    3.色泽好:果皮有光泽,橘红色。

    4.质优:肉质爽嫩化渣,品味清甜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6%。

    5.中型果为主:

    畅销和售价的是中型果(果径4-5厘米),

    其次是小型果(果径3-3.9厘米),

    大果(果径5.5厘米以上)果皮粗厚不起沙,果肉带渣,品质下降,

    小果含酸增加(果径3厘米以下)属于次果,售价不到中型果的一半。

    如何提高果实商品等级,是丰产、保丰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沙糖橘的果皮起沙、平沙、凹沙与果皮厚度关系密切:

    果皮越薄油胞越大,越起沙;

    果皮越厚油胞越小,变成平沙,甚至变为凹沙。

    起沙果的果皮厚度1-2.2毫米,平均厚度为1.6毫米,油胞直径0.7-1毫米;

    平沙果的果皮厚度2.1-2.6毫米,平均厚度为2.34毫米,油胞直径0.5-0.7毫米;

    凹沙果的果皮厚度2.5-3.3毫米,平均为2.91毫米,油胞直径0.3-0.5毫米。

    油胞凹陷在果皮中,称为凹沙。

    裁培措施不当引致大小果

    一、栽培措施不当引致大果。

    1.初投产树促花和保果措施不到位,花少结果量少,易出现大果。

    2.结果树促花措施过轻,氮素营养过剩,易形成单顶花多。单顶果由于营养充足,易发育成大果。

    3.有些保果药物未起到保果作用,反而起疏果作用,使枝条结果过少,易发育成大果。

    二、栽培措施不当引致小果

    1.山地无籽沙糖橘结果多,如遇干旱,缺乏灌溉设施出现小果。

    2.有些果园结果过多,肥料营养跟不上,又不进行疏果,出现小果。

    3.连续使用杀梢素,会明显抑制果实发育,形成小果。

    三、提高果实外观及品质的技术措施

    1.选适宜的立地条件建园无籽沙糖橘建园

    除了考虑交通、灌溉、士质、日照等条件外,山山地果园应选向南、向东坡建园,避免在向北或向西坡及风口位置建园,光照、温度、水分、风、热量等自然因素是不能忽略的。

    2.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施用量要占全年总施肥量的50%以上,才有利于果实外观和品质的提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冬季结合改土施有机肥或者花生麸和8-9月结合放秋稍淋花生麸水,对提高果实品质效果显著,果实外观更好。

    3.培养以结中型果为主的纯花枝和带叶花枝

    纯花枝和带叶花枝易结球果,营养被分散到多个果生长发育,结中型果为主。相反,单顶花枝的果实,营养全部被一个果利用,易形成大果。生产上希望培养纯花枝和带叶花枝,减少或避免单顶花枝,以培养中型果为主的果实。

    其他的促措施大家也都知道了:

    4.保果激素的浓度要控制好

    5.避免药害和肥害

    6.加强病虫害防治

    7.合理疏花疏果,防风林

    4.病虫害:日灼和涂白

    5.放秋稍:秋稍是重要的结果母枝,秋稍是长在夏稍上的,有些地区的夏稍是可以作为结果母枝的,春夏秋冬梢是按照时间来划分的梢次,与功能无关。

    柑橘结果与结果母枝有关,理论上说,春夏秋冬都可以挂果,但是秋稍,其次是春梢,再到夏稍,后是冬稍,冬梢挂的果是不太好的,而且影响秋稍的花芽分化,所以要去除。

    放秋稍是为了进行花芽分化,为来年的产量打下基础,但是有可能天不遂人愿,后期的天气不定,所以应该尽可能多地培养更多结果母枝类型,以提高产量。

    6.木虱:一定要重点防治!

    7.锈壁虱:一定要重点防治!

    优质代森锰锌600-800倍+20%丁硫乳油1000-1500倍;

    40%丁硫悬浮剂2000倍+20%阿维·螺螨脂3000倍;(丁硫悬浮剂对果树伤害小,不易产生药害。丁硫杀成虫,螺螨脂杀卵,如果药剂打的好对锈蜘蛛20天均有压力,这样可以减少打药频率)

    20%丁硫乳油1000-1500倍+阿维·虱螨脲3000倍(这组配方可以杀成虫和卵,相对持效长);

    1.8%阿维菌素1500倍+15%哒螨灵或唑螨脂1500倍(能够达到速效但是持效期不长,大约是7天左右);

    其它病虫害的防治:

    炔螨特药害,烧伤嫩梢,高温时期谨慎用药。

    来源:火爆农资招商网

  • 272019-6月

    柑橘树是多年生的常绿果树,一般一年能抽生3次新梢,如果任其自然生长,则势必造成树冠郁蔽,枝梢杂乱,通风透光不良,病虫滋生,树势早衰,单产量低下,品质下降。

    一、整形修剪作用

    柑橘植株通过科学的整形修剪主要有四个作用:一是培养早结果、丰产稳产的树形;二是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三是调节养分分配,促进优质丰产;四是减少病虫害,更新复壮树势。

    二、整形修剪原则及要求

    柑橘植株的整形修剪,必须依据各种类及品种特性,树龄等因素,因树制宜,灵活处理。通常根据早结果、丰产稳产和优质的目的,科学地进行柑橘单株整形修剪。特别提示:柑橘植株必须在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整形修剪,否则达不到预期目的。

     

    1、整形原则及要求

    整形技术主要对象是定植1年至5年的幼年柑橘植株。一是低干矮冠。低干矮冠的树体整形期短,构成树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较少,同时缩短了根系和叶片间的距离,便于养分输送。

    一般要求柑橘苗定植3年后单株通整形修剪基本形成早结果的丰产树冠。柑橘苗定植第1年内,留一个主干,离地高度留足15-20厘米,橙类和柚类主干高度以20厘米为宜,宽皮柑橘类主干高度以15厘米为宜;定植当年柑橘植株整形带一般确定在留足主干高度以上10-15厘米内,留足方位错开、间距3厘米左右的3个分枝,培养成主枝。定植第2年,在各主枝上培养2至3个副主枝。

    定植第3年,在各副主枝上培养2至3个侧枝。尔后,逐年培养则枝组,形成结果母枝,培养早结果、丰产树冠。二是整形成紧凑自然圆主形或圆简形树形。柑橘嫁接苗木定植后一般大枝少、小枝多,主枝角度较开张。大枝少,整形成形快、节省树体养分,骨架匀称,采光性能好。小枝多、叶片多,合成养分物质多,形成结果母枝多,且单产量高。

     

    2、修剪原则及要求

    柑橘植株通过修剪树冠层次分明,表面凹凸呈波浪形,使树冠内部光照充足,叶绿层厚、有效体积大,内外、上下部能结果。因此,一般要修剪以轻剪保叶为主,疏剪丛生瘦弱枝梢。

    一是幼年树以整形为主,轻剪为辅。幼树树体小、叶片少,除培养主枝及副主枝采取短剪外,其余枝梢应轻剪或不剪,尽量多留枝梢叶片,充分利用叶片制造养分,扩大树冠。

    二是成年结果树修剪以轻度为主,适量重剪为辅。一般采用疏剪丛生瘦弱新枝梢或交叉的1-2年生枝梢,不宜重修剪;对树冠郁蔽、内膛通风透光差的单株,则适量“开天窗”疏大枝(多年生的),改善树冠内膛通风透光性能。

    三是重剪衰老树和树势弱树,促发新梢或更新树冠。采用短剪,刺激生长势较弱的枝梢抽生强壮的新梢。一般短剪程度越重,刺激作用越明显。通常对树势弱或“小老树”采取短剪1年生枝梢的一部分,刺激剪口下的芽萌发抽生健壮的新梢;对结果后期衰老树采用回缩剪除多年生枝或骨干枝,刺激抽生健壮的新梢,从而更新树冠。

     

    三、整形修剪方法及要求

    柑橘植株整形修剪方法以短剪和疏剪为主,结合回缩修剪,其次有抹芽放梢、摘心、缓放和环割等辅助方法。整形修剪以春季为主,夏季和秋季为辅助。整形修剪时期,春季一般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最适宜期,冬季或早春修剪过早,容易加剧冻害和不利伤口愈合。夏季和秋季需根据柑橘植株生长势及结果量确定修剪适宜期。

     

    1、短剪方法

    短剪又称短截或短切,即剪除1年生枝的一部分,保留原枝一部分(3/4或1/3或1/2部分)的修剪方法。对多年生结果树衰老枝进行短剪更新枝组,使树体生长健壮,结果正常;对幼年树培养主枝或副主枝及侧枝也采用短剪的方法,达到快速成形。

    2、疏剪

    疏剪又称删疏,是指从枝条基部剪除的修剪方法。主要用于结果树或生长过旺的幼年树徒长枝的疏剪。疏剪能刺激留下的枝梢健壮生长,同时改善树体内通风透光条件,增强光合作用,利于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和增进果实品质。疏剪一般剪除枯枝、病虫枝、过密枝、交叉枝、衰弱枝和不能利用的徒长枝等,对密生的丛生枝,采取3疏1或5疏2,去弱留强枝的疏剪方法。

     

    3、回缩剪

    回缩剪是从分枝处剪除多年生枝的修剪方法。回缩剪常用于大枝顶端衰退或树冠外密内空的成年树或衰老树,对树冠大枝回缩更新。通过回缩修剪,达到改善树冠内部光照,促进树势健壮的目的。在回缩多年生大枝时,依据柑橘植物的实际需要,常采用回缩与短截相结合的修剪措施,有利于快速更新树冠。

     

    4、抹芽或放梢

    抹芽放梢常用于夏梢,以避免夏梢与幼果争夺养分而出现的大量落果。抹芽放梢还用于避开潜叶蛾的发生高峰期,减轻其受危害程度;在晚秋梢有冻害的地区,也用于防止晚秋梢的抽生。

    抹芽方法。当夏、秋梢长至1-2厘米时,将多余的(不需要)嫩芽进行抹除。抹芽的作用是节省养分,可改善光照条件,提高坐果率,或有利于枝梢整齐抽生而便于防治病虫害。

    放梢方法。放梢是与抹芽相对而言,即经多次抹芽后不再抹芽,让众多的芽同时抽发新枝,称放梢。柑橘的芽是复芽,零星早抽的芽抹除后会刺激副芽和部位临近芽萌发,抽生较多的新梢,一般反复多次抹芽,直到需要放梢时才停止。

     

    5、摘心

    摘心提早短剪的一种方法,当新梢长到一定长度,未木质化以前,用手摘去嫩梢顶部称摘心。摘心的目的因时期不同,而其作用不同。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对柑橘幼年树的夏梢主枝延长枝或旺长枝、徒长枝摘心,目的是促进分枝抽发,增加分枝级数,加速树冠的形成。如9月下旬至10月初对徒长梢摘心,目的是促进枝梢的生长充实,有利于花芽分化。

     

    6、缓放

    柑橘植株的部分1年生枝不加任何修剪,任其生长,直至最后开花结果称缓放。通常始果树1年生枝作为主要的结果母枝,且花芽都在枝梢先端,因此,春季对无特殊用途的1年生枝一般不短剪,让其开花结果,达到早结果早受益。

     

    7、环割

    环割是将枝干的韧皮部用锋利的小刀环圈割断,深达木质部,但不伤及木质部的方法。环割作用是阻碍韧皮部的输导作用,阻止养分向下运输,以增加枝条环割以上部位的碳水化合物的积累。环割对象主要是柚类或橙类部分树势旺盛,进入开花结果期迟的单株。

    环割时间:一般在9月上中旬进行环割植株的部分主枝或副主枝,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和提早结果受益。对柚类或橙类部分树势旺盛能开花而坐果率低单株,在5月上旬环割有利于提高单株的坐果率。环割不宜在衰弱树、稳产树、3年生以下不旺盛的幼树或病树上进行,否则物其必反。

    来源:农人农技、农科园

     

  • 262019-6月

    对于柑橘果农来说,品质和产量无疑是衡量果园收入的两大重要指标。要想果多品质高,自然离不开果树修剪、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这三大法宝。其中,关于用药施肥,大家多多少少都能学到一些技术方案;但是修剪是一门实操性极强的技术,大家就很难有把握做到位了。

    学农君今天邀请到吴老三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如何通过“一干三枝”修剪法,让柑橘幼树赢在起跑线上,为来年丰产增收打下基础。

     

    【柑橘幼树定干定型技术】

    幼树定干定型

    适合所有柑橘品种

    如果连“一干三枝”都做不到,我们就不要谈修剪,不要谈整形了。为什么呢?树的管理,我们要从娃娃抓起,从幼苗种下去那一天开始,就要对它进行一个定干、定骨架,这个很关键,我们把幼树定好以后,它自然会分出来副主枝或者侧枝,自然会长丰满,形成一个树冠,一个冠幅。

     

    为什么要给幼树定干?

    扩大树冠。培养果树单产的时候,就涉及到一个分支点,分支点如果越高,树形就越大。这跟人一样,腿杆比较短的,人就不会高大。同理,通过正确定杆来扩大树冠,树就很容易长大。

    改良通透性。树杆高了以后,果树内部会形成一个小生态,通过内部的气流回旋,可以对我们通透性有改良。

    有利于病虫害防治。果树通透性差容易滋生很多病害,目前来说像溃疡病、炭疽病、流胶等等都会发生。通透性得到改良后,这些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也会相应减少。

    提高果实品质。通透性得到改良后,果树品质也会提高。

    幼树骨架的构成

    树冠要在我们的主骨架形成以后,才能增加我们树体的支撑力,而果的重量全部靠骨架来支撑。如果骨架培养不好,那果树的产量就没有办法保证。相对来说,修剪的各个方面,都是对骨架进行一个调整。

    果树的主干、主枝、副主枝、侧枝,共同构成一个树的骨架。

    定主干时,要注意地形变化:

    ①坡地定干30厘米。坡地本身通透性就比较好,主干的高度上相对可以低一点,不会影响果树通透性。

    ②平地定干40厘米。平地通风透气相对差一点,需要适当加高主干的高度,这样通透就会更好。

    幼树的定杆方法

    虽然我们不提倡短截,但是幼苗“第一短截”是必须的。短截能促进分枝,刺激剪口以下2~3个芽萌发枝,有利于树体营养生长。主要用来控制主干、大枝的长度,并通过选择剪口顶芽的方向,调节枝梢的抽生方位和强弱。

    买苗之后进行第一短截,从地面到树干顶部要预留40厘米以上进行短截。

    ➽定杆原则如下:

    ①3道叶芽呈360°开张

    跟禾苗、秧苗类似,果树分支发芽它一定不是在一个面上发的芽,而是360度展开。每个张角基本上都是120度的角。跟汽车三幅方向盘形状相似,叶芽要呈放射状态

    ②主枝之间要形成错位

    在分支的时候,第一个分支点的距离到根部,这个距离一般在30到40厘米之间。同时我们要注意,顶芽与下面的叶芽要错位。叶芽之间保留3厘米到5厘米的间距

    ➽注意事项:

    主杆高度不够怎么办?切接的嫁接口一般在10厘米左右,但是接芽高度在15厘米。如果开始发一级梢时,主干不够30厘米,我们可以培养一级梢,让它长到一定高度后,再把其他副芽抹掉,把一级梢拉出来做主干,这样就可以了。

    最后提醒大家,幼树第一年要完成定干,然后定枝。这一年我们就不要管它,让它自然生长。到第二年的萌芽前,再对果树进行调整。

    天来源:天学农柑橘号

     

  • 242019-6月

    柑橘溃疡病是由柑橘黄单胞柑橘亚种(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Xcc)引起的重大细菌性病害,具有易传播、难防治的特点,可感染柑橘枝条、叶片和果实,在表面形成类似火山口状的病斑,轻则影响柑橘树及果实外观,引起少量落果,重则引起柑橘树大量落叶、落果甚至枯死,严重影响柑橘品质和产量。如何防治柑橘溃疡病一直是一个世界难题,尚无一种方法可以根治。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控制流行:

    一、农业措施防治

    (1)强化检疫措施,如加强调运检疫、加强产地检疫、建立无病苗圃等,从源头上控制溃疡病病菌的扩散

    (2)实施栽培管理控病,如肥水管理、治虫控病、控制夏梢,抹除早秋梢,适时放梢、冬季清园;

    (3)选育抗性品种,研究发现,酸橙和甜橙感病最重,杂柑类发病较重,宽皮类柑橘抗性较强,金柑、台湾白柚抗病性最强;

    (4)套袋:张展伟等研究发现,在葡萄柚上采取果实套袋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柑橘溃疡病,防治效果达91.5%,且能加速果实着色,改善外观,且并不会影响果实品质。

     

    二、化学药剂防治

    目前使用的防治药剂主要包括铜制剂、农用抗生素、噻唑类和微生物制剂等,其中铜制剂杀菌效果显著,作用时间长,是柑橘溃疡病防治的首选药剂。

    铜制剂

    铜制剂分为无机铜和有机铜两大类。有机铜制剂包括噻菌铜、松脂酸铜、喹啉铜、琥珀酸铜等,与其他杀菌剂混配性好,且不会引起螨类增殖,但价格偏高。

    无机铜制剂包括氢氧化铜、氧化亚铜、氧氯化铜及波尔多液等,其见效快,价格低,但由于多为碱性,因此不适于与其他杀菌剂混用。

     

    铜制剂作用机理

    (1)物理屏障:铜制剂喷洒于柑橘树,能较好地固定在体表,对柑橘植株不产生毒性,铜制剂一旦开始溶解,产生的铜颗粒即可以粘附在叶片表面,将柑橘溃疡病菌与其侵入的途径气孔、水孔等隔开,形成物理性保护屏障,阻止柑橘溃疡病的进一步发展。

    (2)干扰酶活性:在有水和低pH值条件下铜颗粒还可缓慢释放出铜离子,并与病菌体内蛋白质中的–SH、–NH2、–COOH、–OH等基团结合,导致蛋白质的错误折叠,改变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以及与其他物质竞争酶活性中心的结构,从而干扰酶的正常功能。产生的活性氧(ROS)还刺激脂质过氧化作用,损伤蛋白和核酸,最终导致溃疡病菌死亡。

    (3)柑橘和微生物的渗出物是弱酸性,可增加铜离子的溶解性和移动性,从而降低累积在新叶上和果实上的柑橘溃疡病菌的为害。

     

    铜制剂的缺陷

    (1)铜制剂大量使用会造成病菌产生抗性问题,防治难度加大

    (2)由于铜制剂在杀菌同时释放的铜离子可被作物吸收,使果面光洁发亮,易诱集螨类害虫,且对其天敌有杀伤作用,因此会刺激螨类害虫大量产卵,爆发成灾;

    (3)铜制剂为广谱性杀菌剂,其大量使用减少了土壤和根际细菌的多样性,增加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引起土壤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生物体转录、翻译等功能,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威胁局部生态;

    (4)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土壤—水—人体”被人体吸收,可能引起人的肝脏损害,脑部神经组织病变等;

     

    铜制剂缺陷的克服

    (1)新型药剂的研发:当前抗药机理的研究及合成新药的速度愈来愈赶不上病原菌产生抗性的速度,造成这一策略显得越来越被动。有机铜比无机铜制剂具有更多的优势,更加安全可靠,与其他药剂混配性好,可克服无机铜制剂诸多缺点,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2)精细控制喷药的关键时间:通过限制抗菌药物使用量,特别是限制错用滥用抗生素来降低抗药性产生的频率与速度,也可减缓抗铜性产生的速度。铜制剂的喷施不是越频繁越好,有研究表明,柑橘园每21 ~ 28 d喷施铜制剂对柑橘溃疡病的控制和经济效益最高。

    (3)药剂交替使用:将链霉素等生防制剂与铜制剂相结合来防控溃疡病,可降低药剂的用量,也可能降低选择压力从而减少溃疡病菌产生铜抗性的可能。同时,使用表面活性剂有助于农药在植物叶面或防治对象表面上分布、附着、渗透等,能直接或间接提高铜制剂的有效利用率。

    (4)培育对柑橘溃疡病的抗性品种:可减少铜制剂的使用,降低柑桔溃疡病菌铜抗性的产生。

     

    三、生物防治

    目前生物防治尚在实验室阶段,谭小艳等从柑橘叶片分离出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的变种,对柑橘溃疡病有较强拮抗活性;张红波等从柑橘叶表分离出葡萄杆菌属菌种和乳酸杆菌属菌种,在温室中对柑橘溃疡病防效达到50%左右;刘冰等从赣南纽荷尔脐橙中分离出三种内生细菌,最高防效达到89.4%,应用潜力巨大!

    近年来,研究生物防治柑橘溃疡病者逐渐增多,但同时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在自然环境下其防效的稳定性如何?拮抗菌是单独使用还是配合其他试剂使用?拮抗菌对其他非目标菌是否有不良影响?

    来源:柑橘栽培管理

  • 212019-6月

    一、关注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危害柑橘的病害主要有黄龙病、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等。

    黄龙病为细菌性病害,症状主要为叶片黄化和出现青果、红鼻果。

    溃疡病为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枝梢。

    疮痂病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幼果,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

    炭疽病为真菌性病害,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以叶片受害最重,该病害也是一种重要的贮藏期病害。

    柑橘种植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二、关注主要虫害发生情况

    危害柑橘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木虱、潜叶蛾、蚜虫、大食蝇、小食蝇、蚧类和锈壁虱等。

    红蜘蛛主要为害柑桔叶片、枝梢和果实,被害叶、果严重时变灰白色,失去光泽,直至枯黄而脱落,4-6月和9-11月为发生高峰期。

    木虱的成虫多在寄主嫩梢产卵,孵化出若虫后吸取嫩梢汁液,直至成虫羽化。受害的寄主嫩梢可出现干枯萎缩,叶片畸形卷曲。若虫排出白色黏质物与蜜露,可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该虫又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重要媒介。

    潜叶蛾幼虫潜入嫩叶、嫩枝和幼果的表皮下为害。1年发生9-15代,以蛹和老熟幼虫在晚秋梢和冬梢嫩叶表皮下越冬。一般5月初发生,7-9月为为害盛期。夏梢受害轻,秋梢和晚秋梢受害重。

    蚜虫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柑桔新梢、嫩叶、花蕾和花上吸食汁液,为害严重时常造成叶片卷曲、新梢枯死、幼果和花蕾脱落,并诱发烟煤病,使枝叶发黑,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降低产量及品质。另外,桔蚜亦还传播衰退病的媒介。

    大食蝇以幼虫在果内取食为害,导致果实未成熟,已经先变黄,其果肉烂若棉絮。提前脱落,容易腐烂,严重造成落花落果现象。

    小食蝇主要以幼虫取食果瓤,形成蛆柑,造成腐烂,引起果实早期脱落。严重时,损失极大。

    蚧类害虫以成、若虫刺吸枝、叶汁液,排泄密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枯死。

    锈壁虱主要以幼、若螨群集在柑桔的枝、叶、果上为害,被害果皮或叶片背面变成黑褐色,7-9月是其发生和为害盛期。防治适期:5月中旬至10月。

     

    三、关注土壤健康状况

    柑橘为长效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无法进行轮作,土壤得不到休养,容易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土壤菌群失调、有益微生物减少、缺乏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偏低、柑橘生长不良,致使柑橘产量和品质下降,即使增加投入成本也无法保障收益。因此要关注土壤健康状况,保持土壤健康才能保持柑橘的持续生产力。

     

    四、关注用药安全性

    由于危害柑橘的病虫害较多,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能盲目施用农药,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有条件的还可以优先采用诱捕器、杀虫灯进行虫害防治,优先引入天敌进行昆虫防治,优先采用生物杀菌剂和生物杀虫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来源:安心果果

  • 202019-6月

    近半个月常有农户反映柑橘上出现了叶片无光泽、变黄、叶脉干枯、叶片狭小且颜色不够绿和落叶之类的问题,仔细检查果树并未发现病虫危害,这是怎么回事?归纳总结后,大致可以断定是柑橘根系受损了。

    除病虫危害外,造成柑橘根系损伤的原因主要有:

    1.留果太多

    橘树挂果过多,营养大多输送到幼果,根系缺乏营养,毛细根、小根先饿死、腐烂,柑橘由青绿转向衰弱黄化。

    2.排水不畅

    土壤板结或积水过多,造成根系缺氧沤烂。

    3.肥害药害

    肥害伤根。不采用开沟施肥,直接撒施或经常使用除草剂除草,造成根系上浮,根少树弱。

    4.环割过度

    对弱树环割或壮树环割过度,影响营养回流,造成根饥饿。

    5.过度修剪

    对枝干进行重修剪,相对称的根系生长受到影响。

    如何应对,做好管理工作呢?

    1.及时排涝

    最近南方暴雨多,柑橘园区要深挖排水沟,降低田间水位,大雨过后及时排除积水。

    2.合理施肥

    采取薄肥多施的施肥原则,施用化肥时少量多次,在树冠滴水线下开长沟施用,避免肥料堆积烧根,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通透性。

    3.合理留果

    根据树龄和树势适当定产,合理留果,不要贪多,避免果树产生大小年,弱树不环割,壮树适度环割保果,保证树势壮旺,根系有足够营养。

    来源:蜜蜂TV农业知识短视频

  • 182019-6月

    6-7月是衢州地区柑橘夏梢抽发期,夏梢一般抽发于生长势较强的春梢顶部和弯曲部位。夏梢具有长势旺,枝条长、粗壮,叶大而厚,但抽发不整齐的特点。夏梢到底要不要留,有没有用处?市农科院果树专家来告诉您怎样处理最妥当。

    一、夏梢的“控”

    对温州蜜柑、椪柑、胡柚、橙类和柚类等以春梢或秋梢为结果母枝的柑橘品种来说,柑橘夏梢抽发时恰逢生理落果期,由于柑橘夏梢与幼果存在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竞争关系,夏梢抽发会和果实争夺养分,加剧生理性落果。因此除了幼树和较弱树外,在生产上应尽量抹除,每隔10天左右需再抹梢一次,直至第2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停止抹梢。

    二、夏梢的“促”

    柑橘幼龄树、生长势较弱果树以及红美人等树势易衰杂柑品种来说,夏梢对树冠快速形成,恢复树势,保持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殖的平衡意义重大,应该采用加强肥水管理和疏果等各种技术措施,促进夏梢的抽发。施肥时应从5月下旬开始,每20天左右浇施1次1%复合肥,连施3次。幼龄和树势较弱果树应加强疏果,特别注意树冠顶端果实要全部摘除

    三、夏梢的“用”

    柑橘幼龄树可充分利用夏梢培养骨干枝组,提早形成丰产树冠,树势较衰果树可利用夏梢更新结果枝,恢复树势。对红美人等杂柑来说,夏梢也是很好的结果母枝。夏梢利用时,应注意及时打顶摘心,以促进夏梢的老熟。对长势过旺的直立夏梢可通过拉枝等手段培育树形,以实现立体挂果。

    来源: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所

     

  • 172019-6月

    柑橘总得病,打不掉怎么办?且看专家怎每到春夏季,总是有果农聊天时,开口就询问各种果园管理问题、病虫害方案、和修剪难题。

    尤其眼下到了果园病害高发的季节,一些果农就更加坐不住了。各种用药、用方案,但还是防不胜防!

    小编认识一位来自郴州的果农,家里种了一百多亩夏橙,刚好3、4年结果的树了,结果上个月染上了黄龙病,果树全都砍光光。真是“眼看它幼苗起,眼见它硕果结、眼见它轰然倒下”

    一场病害,三四年全白干,果农真是说不出的心酸啊!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科普三种柑橘果园的致命病害,柑橘的大多数病害都是由真菌、细菌引起的,像柑橘黄龙病、溃疡病、树脂病、炭疽病等,这些病害是致命的,植物得病后会快速传染,严重影响产量、甚至绝产!

    1、溃疡病

    溃疡病可以借助风雨、昆虫、枝叶等进行传播、传染,很多时候甚至可以由人来传播!

    病原属于细菌,该病危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柑橘溃疡病也会给柑橘树带来致命的打击。苗木和幼树受害特别严重会造成落叶、枯梢,影响树势;果实受 害重者落果,轻者带有病疤,在柑橘上形成难看的病斑,直接影响柑橘的外表,让柑橘丑到不值钱,并且不耐贮藏,发生腐烂。而且柑橘溃疡病染病之后会出现终生带病,只要条件合适而且不注意防控就一定会再次发作,无法根除。

    2、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是柑桔重要真菌型病害之一,在中国的柑桔种植区都有发生。柑橘疮痂病有一个特点:欺弱怕强,通常在新梢、幼叶尚未展开前最易感病,谢花后不久的幼果最易感病。此病主要为害新梢幼果,幼果染病后,果面密生茶褐色小斑,后扩大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突起。引起早期脱落,后期受害果实发育不正常,使果形变小,皮厚,味酸甚至畸形。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严重时会导致果实畸形,进而导致减产。

    3、树脂病

    柑橘树脂病、流胶病、沙皮病、黑点病、褐色蒂腐病,这到底是一种病害还是几种病害?

    其实这都是树脂病,是根据树脂病的发病部位和阶段而产生的不同症状。通常将侵染枝干所发生的病害叫树脂病或流胶病侵染果皮和叶片所发生的病害叫黑点病或砂皮病侵染果实使其在贮藏期发生腐烂叫褐色蒂腐病。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大面积柑橘园毁灭,或在贮运中造成大量烂果。

    文章来源:老刘微农技

     

  • 142019-6月

    6月下旬到7月上旬,柑橘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就要结束了,最近,有些柑橘果农开始施花生麸了。大概了解一下花生麸,它含有机质75~86%、氮6.39%、磷1.17%、钾1.34%,还有各种微量元素。

    花生麸到底有何作用呢?

    柑橘果实膨大期施用花生麸(配合钾肥)糖度高口感好,受消费者喜爱;肥效较长,根系较旺,没有刺激生长。这些是果农们使用后得出的结论,花生麸在柑橘园使用率还蛮高的。

    柑橘施花生麸虽好但不宜长期单施,结合商品肥料一起使用较好。有些果农是不用花生麸,因为发酵比较麻烦,还有发酵后气味特别难闻,太臭受不了。花生麸发酵后气味的确难闻,但是正确发酵也能降低臭味的。

    花生麸发酵方法

    容器:池、缸、桶,要求可密封。

    材料:水、花生麸、糖蜜/红糖、发酵液,大概比例为10:3:1。

    添加发酵液可减少臭味,按照产品说明书比例使用。材料放进容器里,盖好密封起来,发酵时间60天左右,发酵过后兑水稀释7~10倍淋。

    花生麸使用介绍

    1、柑橘幼树使用:放梢前到新梢抽出时可适当淋麸水,可加商品肥料一起淋;秋肥、冬肥用商品有机肥+花生麸一起埋。

    2、柑橘挂果树使用:6~7月果实膨大初期,第二次生理落果即将结束时,淋/撒/埋花生麸+钾肥/平衡肥;秋肥、冬肥用商品有机肥+花生麸一起埋;

    注:花生麸含氮高,柑橘树势较旺建议少施,淋指发酵过的腐熟麸水,撒/埋指无发酵直接用。

    来源:柑橘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