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Weelcome to Sichuan Shengshi Jiahe Agricultural Dvelopment Co.,Ltd 联系电话:028-85404010

病 虫 害

  • 282018-11月

    锈壁虱属于螨类一种,一般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锈壁虱3-4月就开始活动,所以防治锈壁虱需要提早动手,一般是7-9月为锈壁虱为害高峰期,并且锈壁虱可以通过风等媒介传播,锈壁虱防治不当,后期果实会成为黑皮果,失去商品价值,目前某些果区锈壁虱为害严重,主要还是当地防控意识不强造成的。

     

     

    防治锈壁虱,注意尽量减少锈壁虱多发季节无机铜制剂的使用,保护锈壁虱天敌多毛菌,保持园区水分,保证天敌健康生长,也有减少丙溴磷的使用,目前丙溴磷被很多厂商推广在防治红蜘蛛上,这个广谱性农药对于园区天敌还是有一定伤害的。

     

     

    现在一般是化学防治为主,其中主要方式还是冬季清园,冬季清园可以使用石硫合剂或矿物油来清园,还可以在果树干上刷石灰水等防治。

     

     

    药剂防治需要4-5月就开始,如果发现叶背出现黑褐色网纹,或者果实出现灰色虫体,应该立即防治,一般可以使用药剂为阿维菌素、丁硫克百威(2019年会被禁用)、虱螨脲等,其中阿维·虱螨脲效果不错,另外哒螨灵,唑虫酰胺也有效果。

    来源:农业助手

  • 272018-11月

    柑橘根腐病的危害

    1、柑橘根系长年处于年极端温度变化相对较小、湿度很大的土壤中,易受土壤习居病原菌的侵染,土壤菌群失调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2、 新生根根尖柔嫩,在土壤中的伸长生长过程中与质地坚硬的土壤接触易被造成伤口,加之机械抗病力弱,这是病菌侵染之重要途径。

    3、 在地下水位高、潮湿、荫蔽、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较重,特别是水田边、低台土的果园发病重;田间作物或生草茂盛造成树盘内湿度大的植株发病重;雨水充沛季节发病重;树势弱、采果后营养补充不足,对病原菌抵抗力差,易于发病。

     

     

    柑橘根腐病的防控

    1、根腐病作为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在防治时一定要重视土壤环境的改善。通过调理土壤环境,保护并壮大有益菌群,以此来抑制有害病菌。应注重有机肥与生物菌肥的施用,改善土壤酸碱性(淋微补调力)与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有益菌群提供良好的环境。

    2、加强栽培管理,保根护根(淋微补根力钙或者使用微补倍力)。根系是柑橘吸收水肥的重要器官,一旦受损,树势迅速下降,给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便利。如排水不良、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肥害烧根、干旱等都会不同程度的迫害根系,栽培时要多加注意。

    3、发生根腐病后及时防治。可用合适的杀菌剂+微补根力钙+微补精力灌根处理,在杀菌的同时促发新根,并改善土壤环境,壮大有益菌群,提升树势。

    来源:农小二来了

  • 262018-11月

    黄龙病是柑橘最可怕的病害,没有之一。我查阅过许多资料,其实并没有突出病害的本质性原因,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四处求学”了解到的几个简单心得体会。

    发生黄龙病害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黄龙病是一种细菌病菌,以刺吸式害虫为主的方式传播。得病的部位,树木内部的“血管”会被堵塞,造成“血管”流经组织缺少营养。

    典型的黄龙病树

    不过,这种病菌也好,刺吸式害虫也好,并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黄龙病越来越严重的根本原因是:长时间的、同一集中地区的传统方式种植,导致了柑橘生长的土壤环境被破坏,品种抗病性退化,适应新环境的品种培育速度,跟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

    传统的耕作方式肥料水平施用技术低,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系统被严重改变。环境改变了,许多土壤中的无害菌甚至有益菌不适应环境而慢慢减少,有害菌就缺少了竞争对手,大肆繁衍。

    另一方面,土壤变化越大,柑橘就变得越不适应,就好比“水土不服”,生长就不健康,不强壮,很容易得病。如果是一直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柑橘会出现更多毁灭性病虫害。

    典型的黄龙病病果

    什么才是正确的土壤改善方法?

    传统的管理方式,比如肥料利用率低(大多数复合肥利用率不足20%),没被利用的肥料就成了破坏环境的原因。早些年,土壤的承受能力强,表现出促进产量,可时间长了,就是破坏环境。

    种在板结土壤上的柑橘树

    所以我们每当引进新的技术或者改变任何耕作方式时,都要长远考虑它们造成的变化,科学使用肥料、农药,是解决黄龙病的根本手段。使用有机肥,生物菌肥,降低肥料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一点点改善土壤。

    高质量比高产量更重要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上看,产量与质量总是没有一个好的平衡点,一味地追求产量,柑橘的根受不了,柑橘的结果枝受不了,柑橘的任何地方都“不舒服”。

    考虑到许多农户自身的管理技术水平,高产量都不会有高品质,反而造成农产品的滞销;每一棵果树,按照树龄、品种和涨势,都有其产量的区间。超出了区间,以目前多数的管理水平看,都会增产不增收,反而造成果树弱势,很容易感病。

    降低传播途径,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控制虫害,尤其是刺吸式口器害虫,要做到统防统治。未来农业的路上,病害、虫害、肥料、管理,都要全方面提升技术水平,没有了传播黄龙病的害虫,柑橘至少不会减产很严重。就算没有害虫传播,也不是根本办法,根本办法是给柑橘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不断学习作物管理技术。

    木虱是传播黄龙病的主要害虫

    来源:极飞科技

  • 132018-11月

     

    柑橘红蜘蛛防治,并不是大家想象新药就好,当前所谓全新杀螨剂也是很有限的,一般来说,只是不同杀螨剂之间新组合而已。现在我重点讲讲在当前柑橘杀螨剂中的三个产品,供大家参考。

    氟啶胺,一个杀菌剂摇身成杀螨剂

    氟啶胺,原来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于灰霉病等效果较好,后来国内研究者发现,氟啶胺对于螨类效果不错,效果甚至和螺螨酯等都不相上下,目前已经有厂家将氟啶胺登记在柑橘红蜘蛛上,氟啶胺渗透性强,触杀效果较好,目前红蜘蛛对其抗性较小,适合当前抗性螨类防治。

     

    矿物油,一个没有抗性的杀螨剂

    矿物油,这种通过窒息原理来防治红蜘蛛药剂,毒性很低,几乎无抗性,目前在柑橘园清园、日常红蜘蛛防治上都使用得非常普遍,通过我们试验,我们在使用阿维·螺螨酯、阿维·乙螨唑等药剂时,可以加入矿物油,能够提高防效,延长对于螨类控制时间。

     

    乙唑螨腈,一个重要专利杀螨剂产品

    这个产品我国具有知识产权,根据资料,这个产品与现有杀螨剂无交互抗性,速效性和持效期兼备,对于天敌等安全。而根据用户反馈,乙唑螨腈当前效果确实还可以,个别农户表示效果一般。对于这个产品,因为成分单一,我觉得有必要考虑其抗性管理,如果一个生长季多次使用,必定会造成抗性迅速崛起。

     

    结束语

    现在市场上杀螨剂比较复杂,建议大家使用正规厂家产品,毕竟使用添加隐性成分的杀螨剂,不仅不好进行轮换用药,而且也不利于杀螨剂抗性管理的。

    来源:农业助手

  • 312018-10月

     

    柑橘黄龙病乃是柑橘的癌症,是不治之症,给广大种植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今天我们重点介绍下黄龙病,以期大家对黄龙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柑橘黄龙病,是由一种限于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 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和九里香等多种芸香科植物的疾病。

    柑橘黄龙病病菌的主要传播方式有嫁接、幼苗和木虱虫媒,其中虫媒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黄龙病的表现:

    1.黄龙病早期表现:

    黄龙病在早期的表现并不是很明显,常常只出现 1~2条黄梢,民间戏称为“鸡头黄”或“插金花”,逐渐的黄梢越来越多,到了后期病株黄化枯死。

    黄梢上的叶片黄化不均匀,有时是整体的黄化,有时仅仅是黄绿相间的斑驳,直到秋季末期病叶会逐渐脱落。

    2.第二年春季:

    染病的植株相较正常植株发芽更早,而且新生出的梢比较短小、纤细,叶子变小且更具有硬度,叶片的主脉和侧脉皆呈现绿色,但是其它部位呈现出异常的黄色。

    染病植株的花期相对较早,并且开花很多,但是花朵不易成果,大部分会自动脱离母本。结实少,着色不均,有些果蒂附近变橙红色即俗称“红鼻子果”,病果畸形,无光泽,味酸,品质不佳。

     

     

    发病条件:

    1、果园或果园附近存在病源,即黄龙病病树。

    2、果园或果园附近有传毒媒介,即柑橘木虱。

    3、柑橘木虱在病树取食累计5个小时,即可带毒。

    4、果园内发生不整齐,随时有嫩梢发生,可吸引柑橘木虱前来取食、传毒。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禁止病苗、病穗进入橘园;加强水肥管理,保持树势状旺,提高抗药力。

    2、及时铲除病株。对每年春、夏、秋3个梢期,认真逐株检查,发现病株和可疑病株,立即挖除集中烧毁。

    3、防治柑橘木虱。新梢抽至1~2cm时,全面喷洒1~2次杀虫剂。

    4、通过添加有益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对病原体起抑制作用,对果木起保护,防护作用。

    来源 勒夫 技术部张老师

     

  • 062018-9月

    柑橘炭疽病(Citrus anthracnose)

    别名柑橘爆皮病

     

     

    分布为害炭疽病是柑橘上普遍发生和为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发生严重时造成死树毁园。

    症状该病可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以叶片受害最重,该病害也是一种重要的贮藏期病害。

    (l)叶斑型(慢性型):病斑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片叶尖和叶缘,早春低温和多雨时,叶尖呈水渍状暗绿至黄褐色斑,病斑边缘不明显,多呈“八”形枯死,病、健部分界明显,干燥时病斑灰白色,其上散生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多雨时病斑有朱红色胶质溢出。老叶病斑多在叶缘,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2~1.4cm,病斑稍下凹,中间呈灰白色,其上也生轮纹排列的小黑点。

    (2)叶枯型(急性型):常出现在春梢嫩叶上,从叶尖外逐渐向下呈“V”字形扩展,初为淡青带暗褐色开水烫伤状的急性型病斑,边缘呈不清晰波纹状,边缘不明显,病叶易脱落,潮湿条件下病部生粉红色小点,后期颜色变暗,病叶腐烂,常造成全株性严重脱落。

    (3)枝梢:一是冻害后病梢自上而下枯死,病斑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另一种则从腋芽开始发生棱形淡褐色病斑,枝枯后呈灰白色,其上亦散生黑色小点,叶常呈干卷状挂在枝上。如连绵阴雨,嫩梢顶端3~lOcm处突然发生开水烫伤状,3~5天后即为凋萎的急性型症状。

    (4)果实:幼果病部初为暗绿色油渍状斑点,后扩展至全果,在潮湿条件下,病果上出现白色霉层及淡红色小粒点。病果腐烂后失水干缩成僵果,一般不脱落。成熟果实受害一种Ⅲ现黄褐色凹陷的病斑,圆形或近圆

    形,果肉一般不受害。另一种多发生在贮藏期,果上病斑深褐色,并逐渐扩大引起全果腐烂。有时表面长出黑绿色的菌丝体和黑色小点。

    病原病原为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loeosporium frucrigenum Berk.,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小丛壳菌C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 Spauld.et Schrenk.,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柑橘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炭疽病菌属于一种典型的潜伏侵染菌。病菌在嫩叶及幼果期就已经侵入到柑橘组织内部。病菌的寄生性较弱,即树势健壮时不发生或少发生炭疽病,若树势生长弱,抵抗力下降就会发病严重。炭疽病是否发生决定于外界的环境条件和树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其发生与气候、栽培条件及树势密切相关。特别是当上年秋冬多雨寡照、橘园积水、根系缺氧、树势较弱时,炭疽病病菌会“乘虚而入”

     

    潜伏侵染,造成越冬病原菌基数较大;初春又遇强寒流侵袭,树体受冻,抗病力下降,加之低温多雨气候非常有利于炭疽病病菌大量传播和入侵,造成树体为害。发病后叶上发生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在病斑褪色部分,分布着轮纹状的许多小黑点,在枝杆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梭型和带状病斑.使树皮爆裂,群众称为“爆皮病”,12月下旬至翌年3~4月发病。

     

    防治措施

    (1)注重适时采收,在正常成熟期内抓紧采收,及早恢复树势。

    (2)可结合冬春修剪,剪除病虫枯枝,摘除、捡拾落叶、落果,并集中烧毁,铲除病原菌,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3)科学修剪,防止树冠郁蔽。均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排除积水,防止根系缺氧。

    (4)改变果农盲目用药、滥用农药、超常用药的不良习惯,变为科学使用农药,预防为主、对症下药.及时有效最大限度地杀灭病原菌控制病害发生和流行。在春夏秋梢期各喷1~2次杀菌剂,或在初发病时开始喷药防治,施药间隔10~15天,连续喷药2~3次。可选用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22.2%抑霉唑乳油3000~4000倍液,或l2%松脂酸铜乳油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丙多·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5%溴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轮换喷施。

     

  • 222018-8月

    近期,许多柑橘已抽发秋梢,加上立秋后气温逐渐温和,挨千刀的木虱又上线了,部分果农已在园子里发现了它们的踪影。柑橘木虱作为新梢期的重要害虫,不仅会通过刺吸式取食嫩梢,致其凋萎、新梢畸变,还是黄龙病传播的唯一昆虫媒介,想必这一点已是植保工作者和果农共识。

    但不少果农有这样的疑惑,有木虱就一定代表柑橘染上了黄龙病吗?就需要砍树吗?笔者在此结合相关研究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木虱体内的黄龙病病菌是怎么来的?

     

    木虱作为黄龙病转播的唯一昆虫媒介,首先它是需要获菌才能进行传播的。一般来说,取食带菌植物是木虱获菌的主要方式。病菌会通过口针进入消化道,并穿过中肠、血淋巴和唾液腺上皮细胞等不同生物膜结构,最终到达唾液腺。

    1~2龄若虫获菌能力差,不会传毒;3~5龄若虫后,获菌能力强,病菌增殖快,羽化后可传毒,且终生带毒;成虫因免疫机制逐步完善,获菌能力不强,在带菌植株上取食后,体内病菌浓度无法迅速增加,从而很难将黄龙病菌传给健康植株。

    此外,木虱雌虫能通过卵巢将黄龙病菌传递给子代,求偶交配也能将病菌从感染的雄性个体传给雌性,但这两种传菌方式的效率都很低,基本上可以忽略。

    木虱传病的特性

     

    柑橘木虱只在嫩芽产卵,若虫在植株幼嫩组织发育,所以发生量与发生时期与梢期基本吻合。

    柑橘在感染黄龙病后,会出现黄叶现象,并释放某些挥发性物质,以吸引大量木虱成虫取食并产卵,延长其危害时间,所以说一旦发现柑橘树感染柑橘黄龙病,立马清除是关键,一旦心存侥幸,这些感染黄龙病柑橘树会成为污染源。

    而木虱一旦携有黄龙病菌,发育速度与繁殖能力会有所提高。3龄后若虫在病树上取食,体内病菌的相对浓度迅速增加,待其羽化后会优先叮咬健株,从而造成了黄龙病的快速传播,也就是说,木虱只要一旦感染黄龙病,就会疯狂的去传播病菌。

    有木虱就一定会感染黄龙病吗?

     

    木虱是肯定要重点防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也并不是发现木虱上树就染病了、就得砍。

    事实上,木虱只是传菌媒介,只有带菌的木虱才能通过取食来传病。而木虱获菌其实也受到了各种限制,如不同龄期木虱的获菌能力、黄龙病树的抽梢次数、黄龙病菌在柑橘叶片中的浓度等等都会影响带菌木虱基数。若是果场附近无失管的果园或重病区,给其提供获菌条件与栖息的场所,带菌木虱的数量不会特别多。

    再者,木虱的传菌时间需5小时以上,固传菌的效率并不是很高。

    基于以上,木虱上树并不能判断为染上了黄龙病,但却需要格外引起重视,应立即施药防控。药剂应该选择高效、速效的,如甲氰+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后喷施磷钾源库等促其老熟,以缩短木虱及其他病虫害的危害期。

    对于没有发现柑橘木虱的区域,也不要掉以轻心,建议平常注意使用吡虫啉等防控,有条件的区域,还可以防护网等隔离木虱。

     

  • 152018-8月

    有位农友咨询,他有五亩地8年龄的蜜桔,出现黑皮果,黑皮的部分在叶片保护的位置,黑皮果没有硬心的,大部分果树都有黑皮的情况。想请教有什么办法?

     

    所谓黑皮果,是包含了因害虫为害或侵染性病菌危害所造成。例如锈蜘蛛对果实的危害,令果实的表皮出现古铜色或深褐色;煤烟病令果实表皮出现黑色煤炱。

    果实在多而密的叶片遮蔽下,透光通风程度差,常常会加重上述病虫害的发生。多而密的叶片遮蔽果实,并不是对果实的保护,而是有利于病虫源的生长和发展。

    黑皮果的原因

    柑橘从幼果到成熟果皮变黑,是由柑橘锈壁虱(又名柑橘锈蜘蛛、锈螨、刺叶瘿螨)为害造成的。该虫的成螨、若螨和幼螨以刺吸式口 器刺入果实和叶片吸取汁液,当油细胞破坏后,溢出的油被氧化变成褐色至污黑色,果农称之 为“油皮坨”“油皮柑”。

     

    叶片被害后,叶背变成似烟火熏过的黑褐色,但不能抹掉,而感染烟煤病的霉层则是可以抹去的。一旦当柑橘果实(或叶背)出现黑褐色后再喷药防治,也就错过防治时机。锈壁虱为害后,还会造成大量叶片枯黄脱落,削弱树势,严重影响下年产量。

    发生特点

    锈壁虱寄主只限于柑橘类,年发生代数为18-22 代,世代重叠,发生高峰期可同时看到幼螨、若螨、成螨,以成虫在夏秋梢上越冬,下年转移至春梢及果实上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开始为害果实,7-9月是锈壁虱为害的高峰期,以果实受害最重。7-9月如果高温高湿,不利于锈壁虱的生存和繁殖;但若在这段时间高温干旱,则发生加重,10 月份仍可成灾。

    注意:一般上年发生严重,防治不彻底,冬季气温偏高,晴天多,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柑橘园发生早且多。

    防治措施

    柑橘锈壁虱虫体很小,初为白色,后变淡黄色,多时叶果上有虫和卵成片出现。一般从5月开始在春梢嫩叶背面为害,被害叶片背面呈黑褐色网状纹,并引发大量落叶。

     

    因此,要注意田间观察和检查,方法是用放大镜检查叶片(重点是叶背面)和果面,如发现有个别果实表面有灰尘状的虫体时,应立即开展药剂防治。

    防治锈壁虱,应先喷树冠内部和下部, 再喷树冠外部和上部,重点喷叶背和果实的向阴面。

     

    喷药时间以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5时以后为宜。喷药应仔细、周密,喷药量以叶片、 果实湿润但没有药液下滴为宜,一般连喷 2-3 次,每次间隔 7-10 天。

    石硫合剂是防治锈壁虱的有效药剂,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浓度。一般春季0.2-0.3波美度,夏季0.1波美度,秋季0.2-0.4波美度,冬季0.6-0.7波美度。但在高温季节,施用的浓度必须谨慎。

    柑橘锈壁虱有效药物配方:40%丁硫悬浮剂2000倍+5%虱螨脲1500倍;20%丁硫克百威(2019年7月1日起禁用)1000~1500倍+5%虱螨脲1500倍;22%阿维螺螨脂3000倍+40%丁硫悬浮剂2000倍;10.8%阿维·三唑锡1000倍;20%哒螨灵1500倍+1.8%阿维菌素1500倍;1.8%阿维菌素1500倍+进口代锌锰800倍。

    一般年份防治1-2次,重发年份防治2-3次, 可兼治柑橘烟煤病等易侵染和影响果实外观色泽的病害。

     

  • 132018-8月

     

    柑橘炭疽病在各柑橘产区均普遍发生,侵害枝梢、叶片及果实,可引起落叶、枯枝、果实脱落,对产量影响很大。该病通常发生在生长衰弱的柑橘树中,受害树又进一步衰弱,造成树势、产量严重下降。一、症状1、慢性型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及潜叶蛾等危害造成的伤口处.干旱季节发生较多,病叶脱落较慢。病斑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20毫米,中间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与健部界线十分明显。病斑上有

    柑橘炭疽病在各柑橘产区均普遍发生,侵害枝梢、叶片及果实,可引起落叶、枯枝、果实脱落,对产量影响很大。该病通常发生在生长衰弱的柑橘树中,受害树又进一步衰弱,造成树势、产量严重下降。

     

    一、症状

    1、慢性型

    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及潜叶蛾等危害造成的伤口处.干旱季节发生较多,病叶脱落较慢。病斑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20毫米,中间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与健部界线十分明显。病斑上有同心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粒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5月中、下旬为当年春叶发病始期,7-9月为盛期,10-11月为当年秋叶发病盛期。11月中、下旬至翌年5月为落叶高峰期。

    2、急性型

    主要发生在雨后高温季节的嫩叶上,病叶腐烂并很快脱落,常造成全株性落叶。病叶多从叶缘、叶尖或叶主脉产生淡青色或暗褐色似开水烫伤状小斑,病健交界不明显.并迅速扩展成水渍状波纹大斑块(直径为3厘米)。空气湿度大或将病叶保湿时,可在病斑上见到小红点

    二、发病特点

    炭疽病的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真菌,喜欢高温多湿环境,生长适温为21-28℃,最低9℃,最高37℃,并没有潜伏侵染特性,从伤口、气孔和表皮侵入寄主,并在其中潜伏,待气候恶劣或其他不良栽培因素使柑橘树势衰弱时引起发病。

    炭疽病在柑橘上全年均可发生,而以高温多雨的夏、秋梢期发病最盛。且发病程度与气候、栽培管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冬季冻害或早春低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以及缺肥、排水不良、干旱、偏施氮肥、树冠郁蔽、伤口、潜叶蛾和其他病虫害,均可导致炭疽病的发生与危害。

     

    三、防治方法

    炭疽病是一种弱寄生病害,防治上最应采用以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减少菌源为中心、适时喷药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

    1、加强栽培管理,培养强壮树势

    这是防治柑橘炭疽病的最基本的一环。要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柑橘园排水,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合理修剪,改善光照条件,防止虫害、冻害和机械伤。同时,冬季及时清园,剪除病叶、病枝、清除落叶、病果。

    2、适时喷药防治

    遇高温高湿或连续多天大雾天气应及时喷药:25%咪鲜胺乳油10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500倍+42%代森锰锌悬浮剂500倍;10%苯醚甲环唑粒剂1000-1500倍+40%百菌清悬浮剂600-800倍;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轮换喷施。

     

    来源:大橘大利

     

  • 092018-8月

    柑橘煤烟病又称煤污病,属于侵染性真菌病害,在各柑橘产区发生的极其普遍。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尤以5~9月最为严重。发病后煤层覆盖在柑橘叶片、枝梢、果实表面,并分泌毒素使植物组织中毒。常导致光合作用受阻、树体水分蒸腾加剧、树势衰退,严重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

    田间症状

    该病由多种真菌引起,不同病原菌引起的症状略有差异。

    煤炱属:霉层为黑色薄纸状,易撕下或干燥时自然脱落。

    刺盾炱属:霉层较厚,绒状,多在叶面发生,用手擦时可成片脱落。

    小煤炱属:煤层呈辐射状小霉斑,分散于叶面及叶背,不连片,严重时一片叶子上有数十上百个小霉斑,不易脱落。

    发病规律

    ①煤烟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风雨、昆虫等传播。

    ②煤炱属、刺盾炱属主要是寄生在蚜虫、粉虱、木虱、蚧壳虫等昆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上,而小煤炱属则是纯寄生菌,这是也后者不易脱落的原因。

    ③全年均可发生,5~9月为发生盛期;栽培管理不良,同翅目害虫大量发生,植株高大郁闭,透光条件差,潮湿的果园该病多发。

    防控方案

    加强树体管护

    冬季清园时,清除已经发生的煤烟病,减少病原基数。

    生长期适当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破坏其发病条件。

    增施有机肥,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提升树势与抗病抗逆能力。

    统一放梢,护梢壮梢,通过叶面喷施磷钾源库,提升树体营养,加快新梢老熟,缩短同翅目害虫的危害期。

    注意适期用药

    ①及时抓好粉虱类、木虱、蚧类和蚜虫类的防治,各梢期都要用药保护,以降低煤烟病的发生。

    蚜虫、粉虱、木虱:高氯/甲氰菊酯+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

    介壳虫:毒死蜱+噻嗪酮/螺虫乙酯

    ②烟煤病发病初期可用乙蒜素+喷淋型矿物油、施石灰粉等致其脱落,对于小煤炱属所诱发的烟煤可喷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锰锌等。

     

    文章来源:农业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