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Weelcome to Sichuan Shengshi Jiahe Agricultural Dvelopment Co.,Ltd 联系电话:028-85404010

病 虫 害

  • 192020-3月

    柑橘黄龙病主要表现为新梢发黄、枝叶硬化没光泽、根部腐烂、果实不成熟等,这是柑橘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黄龙病全年都能发生,春、夏、秋梢都可出现症状,以秋、冬季症状最为明显。目前只能进行防控,还不可进行治疗,严重的话,会导致大片柑橘园绝产,是柑橘种植户们最头疼的病害。那么柑橘黄龙病都有哪些传播途径?是哪些原因导致的?该如何防控呢?

    一、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

    1、带病树嫁接苗、带病苗接穗。

    2、木虱,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传播主要媒介。

    二、柑橘黄龙病的发病原因

    1、病源,带病苗木移栽新种植地。

    2、传病媒介,木虱,高传病性,木虱成虫和若虫都会传病,木虱爆发将会加重病源扩散。

    3、气候因素,气温、风、雨等,冬季暖冬是黄龙病发生流行的助力条件,大风大雨会将带病媒介进行传播。

    4、管理因素,管理不到位的果园树势弱、树梢不统一、树梢老熟慢等容易受到木虱危害。

    三、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措施

    1、严控根源,种植苗木选择,无病苗圃培育的健康苗木。

    2、严防死守,结合柑橘种植水肥技术、植保技术、园艺技术,保证柑橘每一批梢统一放梢,减少木虱的发生与危害;冬季清园杀灭越冬代柑橘木虱,减少来年田间的侵染,放梢期及木虱活跃期要进行植保预防。

    3、坚决挖除病株,一经发现可疑黄化病株,坚决杀木虱后挖除。

    4、科学管理,病害并不可怕,关键是科学对待问题,规划种植,提前做好植保预防。

    以上就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为了减少黄龙病在柑橘生产中造成的损失,增加农民收入,柑橘种植户们一定要注意以上传播途径,及时进行防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来源:惠农学堂

  • 082020-1月

    一、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

    1、危害特征

    发病初期在多从果蒂或伤口处发病,果表出现水渍状褐色软腐病斑,病部表皮易破裂,后长出白色霉层,以后又在其中部长出青色或绿色粉状霉层,霉层带以外仍存在水渍状环纹,病斑后期可深入果肉,导致全果腐烂。

    青霉病症状 

    不同之处:青霉病树上就发病,白色霉层环较窄,并很快变成绿色和青色,不会黏附于包装纸上,能闻到发霉气味。绿霉病白色霉层环较宽,以贮藏中后期发生较多,仅长在果皮上,霉层常黏附于包装纸上,能闻到一股芳香气味。

    2、防治方法 

    (1)果实采收一定要保证成熟度,并且尽量避免伤口。要选择晴天采收,采收后阴凉处通风4-6天,再入库。

    (2)25%咪鲜胺微乳剂500-1000倍液,或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噻菌灵悬浮剂400-600倍液,或50%抑霉唑乳油1000-2000倍液浸果。

    (3)用硫磺粉5-10g/m3熏蒸或福尔马林40倍液30-50ml/m3喷雾仓库,密闭3-4天,通风透气后方可入库。

    二、柑橘煤污病

    1、危害特征

    柑橘煤污病为害叶片、枝梢及果实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煤污斑,后扩大为绒毛状的黑色霉层。发生严重时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使树势生长衰弱,影响果实着色,降低果实的质量。

    2、防治方法

    (1)加强橘园管理,适当修剪,通风透光,增强树势。

    (2)及时防治蚜壳虫、粉虱、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可用40%杀扑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5%杀扑磷+15%噻嗪酮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果实着色后禁用!

    (3)发生严重时可喷洒松脂合剂或机油乳液等,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三、柑橘黑星病

    1、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果实,特别是近成熟期果实,叶片、枝梢也有发生。果实染病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黑星型:病斑圆形,红褐色,后期病斑边缘略降起,呈红褐色至黑色,中部略凹陷,呈灰褐色,其上有黑色粒状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可引起落果。

    黑斑型:初期斑点为淡黄色或橙黄色,以后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黑色大病斑,中央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果面大部分可以被许多互相联合的病斑所覆盖;贮藏期果肉变黑、腐烂。叶片上的病斑与果实上的相似。

    2、防治方法

    (1)及时清扫病菌残体,同时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1次,减少病源;低洼积水地及时排水,去除过密枝叶,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

    (2)柑橘落花后,选种喷洒下列药剂:多菌灵;代森锰锌,或50甲基硫菌灵。

    来源:农人农技

  • 082019-11月

    柑橘红蜘蛛,学名柑橘全爪螨,是为害柑橘的第一大害虫,防治成本占柑橘病虫防治总成本的50%以上,表现为发生代数多、药物难以根治、抗性大,植株受害后造成枯枝、落叶,严重时幼果脱落, 直接影响柑橘产量。

    一、发生规律

    柑橘红蜘蛛以卵或成螨在柑橘叶背面或枝条芽缝中越冬,每年3月开始活动迁移至春梢上危害。

    柑橘红蜘蛛的年发生代数主要受气温的影响,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5~17℃左右时,1年发生12~15代,年均温在18℃左右时,1年发生16~17代,年均温在20℃左右时,1年可发生20代左右。

    影响红蜘蛛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食料、天敌和人为因素等。一般气温在12-26℃时有利于红蜘蛛的发生,20℃左右时最适。主要由于温度的影响,红蜘蛛的发生有2个高峰期,常年一般出现在4-6月和9-11月。最适于红蜘蛛发生的相对湿度在70%左右,多雨则不利于发生。在气温高于35℃或低于12 ℃时虫口急剧减少。4-5月份春梢抽发期,营养丰富,大量红蜘蛛从老梢上迁移至新梢嫩叶上为害;6-8月由于酷热多雨,不利于其生长、繁殖,且大雨会冲刷部分成螨,加上天敌的控制,虫口明显减少。第2次在9-11月,为害秋梢,有趋嫩绿性,当新梢长出后,老叶上的害螨向新梢转移。

    红蜘蛛卵主要产于叶背主脉两侧、叶面及果实及嫩枝上, 春季主要为害叶片, 秋季主要为害叶片、果实 及嫩枝

    需要注意的是,春梢喷施波尔多液会加快了越冬成螨大量产卵, 形成幼螨和卵的高峰期,为害隔年新梢。

    二、危害症状

    柑橘红蜘蛛主要以成螨、幼螨、若螨群集叶片、嫩梢、果皮上吸汁危害,引致落叶、落果,尤以叶片受害为重,被害叶面密生灰白色针头大小点,甚者全叶灰白,失去光泽,影响光合作用,终致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

     

    三、造成柑橘红蜘蛛猖獗的原因

    红蜘蛛是繁殖高手,在春季和秋季这种二十五六度这种温度特别合适的时候,5天可繁殖一代,一年可繁殖20多代。一只红蜘蛛成虫每天能产3-5粒卵,一生可以产40粒卵左右。同时,红蜘蛛可以进行两性生殖,也可以进行孤雌单性生殖,也就是说雌性不需要雄性帮忙,它自己也能生出一支军队!此外,孤雌生殖可以继承亲本的抗药性,也就是说雌性本身抗药性强,它自己生的下一代抗性也会很强,有点像克隆,完全把它妈妈的所有的特性都给继承下来了。

    红蜘蛛产的卵大部分是在叶片的背面,而且是在叶脉旁边。所以在打药的时候是难打,如果打得不均匀,很容易漏喷到这种地方,没打到卵上。由于长期用药不当和防治技术不到位, 常导致红蜘蛛再猖獗,给柑橘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同时对天敌的杀伤也间接造成了红蜘蛛的大量发生,柑橘红蜘蛛天敌主要有食螨瓢虫、捕食螨、草间小黑蛛,试验研究表明,多年使用高毒农药,对这些天敌有相当大的杀伤力。

    部分农药对红蜘蛛繁殖也有促进作用。据调查, 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等防治柑橘害虫时, 柑橘红蜘蛛常出现剧增现象。主要表现为红蜘蛛存活率增加、产卵量增加、卵孵化率提高,一般可达10%-25%,造成越用药红蜘蛛越多的现象。

    四、防治措施

    柑橘红蜘蛛的防治应从柑橘园生态系全局考虑,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作用,将害螨的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但各地红蜘蛛抗性不一,具体防治方法还应结合当地红蜘蛛抗性用药。

    红蜘蛛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很大。在柑橘春芽长 2-3cm,气温10℃时,每叶有虫 2-3 只;在15℃时,每叶有虫 4-5 只;在 20℃时,每叶有虫 5-8 只;因此,这3个时期应重点防治。

    1、春梢抽发、初花期(3-4 月):5%阿维菌素5000倍+20%乙螨唑悬浮剂3000-4000倍

    2、开花期至生理落果期(5-6 月):5%阿维阿维菌素5000倍+24%螺螨酯悬浮剂3000 倍

    3、夏梢抽发期(7-8月):30%(20+10)三唑锡乙螨唑悬浮剂5000倍+5%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温度不高于 32 度,下午喷药)

    4、果实膨大期至采果期(9-11 月):45%(30+15)联苯肼酯乙螨唑悬浮剂5000 倍(或24%螺螨酯悬浮剂3000倍+5%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

    5、清园期(12-2月):炔螨特乳油3000倍+矿物油200-300倍

     

     

  • 062019-11月

    近期多位种植户留言反映,他们的柑橘刚局部转色,有的就开始腐烂,甚至发臭。仔细观察这些烂果发现腐烂的部位有针刺状小孔,还有流胶的东西流出,如果把柑橘掰开,还发现里面有白色的虫子,这其实是柑橘大实蝇造成的。

    柑橘大实蝇,俗名“柑蛆”,隶属于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大实蝇亚属。是危害柑橘、柚类的重要检疫害虫,也是国际检疫性害虫之一,有着专性强、传播广、危害大等特点。该虫产卵于柑橘幼果中,幼虫孵化后蛀食果实,使其脱落、腐烂,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2008年的“蛆橘事件”引起了消费恐慌,导致当年柑橘大量滞销。

    一、大实蝇的为害规律

    柑橘大实蝇主要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西南地区危害最为严重。一般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壤内越冬。在四川、重庆越冬蛹于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出土,4月底至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先在地面草丛中爬行,展翅后便飞到果树上活动,活动期可持续到9月底。雌成虫产卵期为6月上旬到7月中旬。幼虫于7月中旬

    开始孵化为幼虫,9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孵化的幼虫在果实内部穿食,导致烂果、落果。10月是落果盛期,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幼虫随落果入土化蛹、越冬。贵州惠水各发生期均迟10~20天。极少数迟发的幼虫和蛹能随果实运输,在果内越冬,到1、2月老熟后从被害果中脱落。

    柑橘大实蝇主要是通过在果实里面产卵繁殖下一代,来危害柑橘,早期可能看不出大实蝇的危害,但等产完卵之后再防治就难了,所以要以防治成虫为重点。

    二、防治措施:柑橘大实蝇的防治主要从断绝来源、封杀成虫羽化出土关、诱杀成虫和拾毁“蛆柑”等方面入手。

    1、药物毒杀成虫:一是在采收前喷药毒杀成虫。果实蝇有趋糖性,采收前,特别是采收前一个月左右,可以隔7到10天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加3%红糖喷一次树冠,达到引诱并毒杀成虫的效果。注意在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二是在成虫盛发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用90%晶体敌百虫100克(2两)+红糖3斤+水100斤的比例配制成500-800倍药液,在上午9时成虫开始取食前,大雾滴喷于柑桔果园中枝叶茂密、结果较多的柑桔树叶背。全园喷1/3的树,每树喷1/3的树冠,隔5-7天改变方位喷雾一次,连续喷4-5次。

    2、利用趋性诱杀成虫:针对柑橘大实蝇的对颜色、气味的趋性,可以在6至10月份用黄板、诱粘剂、诱捕器、全逮诱捕球进行诱杀成虫,平均两棵树放一个诱捕球,如虫口基数大则需适当增加悬挂密度,15-20天后观察诱杀器上粘虫数量,如粘满虫,则需加挂新的诱杀器。也可以通过将黄熟或蛋白类,酵母类,糖蜜类拌上溴氰菊酯药液装入诱笼等方法诱杀雌虫,达到控制产卵量的目的。

    3、保护并利用天敌:保护寄生柑橘大实蝇幼虫的前裂长管茧蜂和寄生橘小实蝇卵的切割潜蝇茧蜂、蚂蚁、隐翅虫、蠼螋等天敌。

    4、清园:秋季及时清除落果、冬季清园翻耕对控制第二年的虫害也有巨大作用,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止,摘除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的蛆果,拾净地上所有的落地果进行煮沸处理、集中深埋处理,达到杀死幼虫,断绝虫源的目的,防止成蛹并羽化繁殖。结合冬季修剪清园、翻耕施肥,消灭地表10-15厘米耕作层的部份越冬蛹。

    5、引进柑橘苗或嫁接枝条时,一定要在要购买经过国家检疫合格的苗木,千万不能随意购买,严防柑橘大实蝇随果随苗扩散蔓延。

     

  • 292019-10月

    柑橘溃疡病是近年来苗木盲目调运引种和生产上的疏忽导致的,是国内外植物检疫性病害。这种病在柑桔产区有蔓延的趋势,对柑橘无公害商品化生产影响非常大。

    柑橘溃疡病主要潜伏在枝叶上越冬,到了翌年春季病部流出菌脓,借风雨、人工器具、昆虫等传播到幼嫩枝叶上,远距离传播以苗木、果实或接穗等方式。柑橘树在夏季最易感染此病,春梢和冬梢则不易感染。

    想要防治柑桔溃疡病必须了解其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才能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预防及治疗。

     

    危害症状:

    叶片上先呈现针头大小的浓黄色油渍状圆斑,接着叶片正反面隆起,呈海绵状,随后病部中间决裂,木栓化,呈灰白色火山口状。病斑多为近圆形,常有轮纹或罗纹状,四周有一暗褐色清淡状外圈和黄色晕环。果实和枝梢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类似,但病斑的木栓化水平更加重大,山口状开裂更加明显,枝梢受害以夏梢最重大,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引起叶片零落,枝梢枯死。

     

    发生规律: 

    病原细菌在柑桔病部之内越冬,翌年温度合适、湿度大时,细菌从病部溢出,借风、雨、昆虫和枝叶互相打仗作短距离流传,病菌落到寄主的幼嫩构造上,由气孔、伤口侵入,潜育期4~10天,高温多雨时,病害比较流行。该病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田间以夏梢发病最为严重,其次是秋梢、春梢期。

    溃疡病自四月上旬至十月下旬都可能发生,五月中旬为春梢的发病高峰期;六、七、八月为夏梢的发病高峰期,九、十月份为秋梢的发病高峰期,六至七月上旬为果实的发病的高峰期。

     

    防治措施:

    1、冬天做好清园事宜,要及时剪除病虫枝叶,把落叶、枯枝、落果,收集起来集中烧毁,减少菌源。

    2、削减果实和叶片毁伤,要及时防治潜叶蛾等病虫害,削减病菌侵入的伤口。增强种植管理,控制夏、秋梢抽发齐整。

    3、喷药掩护嫩梢及幼果。重点掩护夏、秋梢抽发期和幼果期。苗木和幼龄树以保梢为主,在春、夏、秋梢萌生后20~30天各喷药1~2次。结果树以保果为主,在花谢后第十天、三十天、五十天各喷药一次。台风之后应立即采取防治。药剂可用:敌枯唑、松酯酸铜、噻菌铜、农用链霉素、噻唑锌、福美锌·氢氧化铜等。

    柑桔树一旦患上溃疡病果农需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进行补救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 242019-9月

    今日一起认识认识柑橘“树脂病”

    一、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枝干及青果。新梢、嫩叶和未成熟果实感染病害后,在病部表面散生许多黄褐色或黑褐色小粒,密集成片,手摸感到粗糙,凹凸不平,故又称沙皮病。

    1、枝干:有2种类型。

    (1)流胶型:多发生在主干或主干分杈处,病部初呈灰褐色水渍状,组织松软,皮层具细小裂缝,后流有褐色胶液,边缘皮层干枯或坏死翅起,木质部裸露。

    (2)干枯型:病部红褐色,皮层干枯,略下陷,不剥落。病健交界处,有一橙黄或黄褐色带,流胶不明显,病部发展绕树干一周并深入到木质部,破坏输导组织,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器。

    2、叶片:叶片表面散生黑色硬质突起小点,有的很多密集成片,呈砂皮状。

    3、果实:果实受害又称蒂腐病,发生在成熟果实上,以贮藏期较多。先是果蒂处产生小渍状圆形褐色病斑,随后病斑扩大,向脐部发展,边缘呈波纹状,果心腐烂比果皮快,当果皮1/3~1/2腐烂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故又叫“穿心烂”。

    二、发病规律 

    病原在枯枝及病死树皮上越冬,春季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冻伤、虫伤、剪口伤等处入侵。5~6月份雨水多,出现第1次发病高峰。到9~10月份份雨水再次增多,病害再次蔓延为害。遇冻害、涝害,引起树势衰弱,发病重。管理粗放,肥料供应不足,施肥不及时或配合不当,园中积水,以及,天牛、吉丁虫等为害重,均利于发病。

    三、药剂防治参考

    0% 中生·戊唑醇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800-1200倍液 喷雾

    80% 戊唑醇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5000-7000倍液 喷雾

    60% 甲硫·戊唑醇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800-1200倍液 喷雾

    25% 代锰·戊唑醇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500-750倍液 喷雾

    48% 丙森·戊唑醇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喷雾

    21% 过氧乙酸 水剂(低毒) 使用140-235克/亩 喷雾

    80% 乙蒜素 乳油(中等毒) 使用800-1000倍液 喷雾

    40% 戊唑·腐霉利 悬浮剂(低毒) 使用42-56毫升/亩 喷雾

    16% 己唑·腐霉利 悬浮剂(微毒) 使用800-1000倍液 喷雾

    经过辨别与识病,你是否心中有数了呢?

    文章来源:农业技术

     

  • 112019-9月

    柑橘树常见的传染性病害主要有黄龙病、溃疡病、衰退病、裂皮病、碎叶病、萎缩病、疮痂病、炭疽病、树脂病、脚腐病,流胶病、烟煤病、苗期立枯病、根结线虫病等。

     

    柑橘贮藏期常见的传染性病害主要有绿霉病、青霉病、褐色蒂腐病、黑色蒂腐病、黑腐病、酸腐病等。

    柑橘常见的非传染性病害主要有缺素症(缺氮、缺钾、缺钙、缺镁、缺硼、缺锌、缺锰、缺铁、缺铜、缺铝)、元素中毒症、自然灾害损伤(水害、旱害、冻害、霜害、冰雹创伤等)、外界环境不适症(如雾害、风害、光害、日灼病、裂果病、枯水病等)、机械损伤症(如油斑病):大气污染症等。

  • 302019-8月

    都说现在是看脸的时代,市场对柑橘的要求同样少不了“好看”这一项,时代进步了,随着物质发展,社会越来越看“脸”,确实,颜值即正义,颜值即消费力。

    近日,有果农反映果园中今年发现白癞病症状较多,柑橘果子上长了一层廯癞,严重影响了柑橘品质,后期也必定会严重影响卖果价格,只能做残次果低价处理。经了解,该症状是白癞病,近几年发病率越来越高。

    白癞病为害的果实表面有灰白色点状、线状、分枝状、圆形、不规则形病斑,扁平或略微凸起,发生部位随机,并紧贴果皮。刮去病斑可见绿色皮层,有时表皮破裂呈碎屑翘起,形似癣癞;贮藏期病斑形状不变,颜色加深。

     

     

    柑橘白癞病近几年来发生加重,由于它不为害果肉,也不引起腐烂,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未引起重视,而被当成机械损伤果来处理。实际上,柑橘白癞病是柑橘果实上的一种有真菌引起的果皮病害,其病原菌被鉴定为胶孢刺盘孢 ,柑橘砖格孢和可可球二孢 ,3种真菌可以单独或混合侵染,虽不深入果皮,也可刮掉,但对外观影响极大,病期主要集中在5-9月。白癞病有一定的潜伏性,田间看似健康的树也许已经感染了病原菌,并成为后面传播病菌的重要源头,所以一定要做好清园和预防工作。另外,白癞病与蓟马为害、灰霉病等病果有些相似,要注意区分。

    防治措施:控制病原菌,做好清园工作;加强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果面伤口;果实套袋可以大大降低发病率;发现少量、轻度病果时可将癣癞轻轻刮除,影响不大,但数量过多可能无法一一刮除,因此此病重在预防,预防药剂包括嘧菌酯、咪鲜胺、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石硫合剂等,药剂应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 142019-8月

    黑蚱蝉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被害的植物很多,在果树中主要以柑橘、柿树、梨树等受害最为普遍。由于对其放松防治,近几年来,黑蚱蝉在柑橘园有逐年加重趋势,引起枝梢枯死和幼果干枯,影响柑橘优质高产。

    一、黑蚱蝉危害症状

    黑蚱蝉又叫知了、蝉等,属同翅目蝉科。寄主广泛,属杂食性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成虫刺吸柑橘夏、秋梢汁液并产卵于小枝条上,产卵时将产卵器刺破枝条皮层,直达木质部,成两排锯齿状,使枝梢失水干枯;卵多产在挂果的结果母枝上,使幼果干枯脱落。

    二、黑蚱蝉形态特征:

    1、成虫:黑色或黑褐色,有色泽,被金色细毛。雌虫体长38-44毫米,复眼淡黄褐色,头部中央及颊的上方有红黄色斑纹,触角短,刚毛状。中胸发达,背面宽大,中央高,并有“X”形突起。雄虫体长44-48毫毛,腹部1-2节有鸣器。膜状透明,能振动发声。翅透明,基部1/3为黑色。前足粗,腿节发达、有刺。雌虫无鸣器,但有听器和发达的交卵器。

    2、卵:细长,乳白色,长2-2.2毫米,宽0.5毫米,两端渐尖。

    3、幼虫:刚孵幼虫乳白色,细小如蚁,体长2毫米。末龄若虫黄褐色,体长35毫米,前足发达,复眼突出。

    三、黑蚱蝉发生特点:

    黑蚱蝉完成1代需要4-5年。成虫每年5月下旬至8月出现,一般平均气温达22℃时,始见蝉鸣声,雌虫于6-8月份产卵在枝梢的木质部内。产卵枝梢一般是树冠外围一至二年生,直径4-5毫米的夏、秋梢。卵窝双行螺旋形沿枝条向上排行,每窝3-5粒,每枝产卵平均100余粒。成虫寿命60-70天。卵在枝梢内越冬,卵期长达10个月左右,越冬卵于翌年5月开始孵化,幼虫落地后钻入土中,吸食树干根部汁液发育成长。老龄若虫可以土筑卵形“蛹室”,羽化时破室而出,爬上树干或枝条、叶片,固定后从背部破皮羽化。

    四、黑蚱蝉综合防治方法:

    1、黑蚱蝉出土前翻土,松土除若虫,阻止若虫上树。同时可在树干20-50厘米处包扎一圈6-10厘米宽的塑料薄膜,阻止老熟若虫上树蜕皮,并可结合国光松尔液态膜树干涂白进行阻隔。

    2、在5月上旬即若虫上树羽化前,可用国光丙溴.辛硫磷500—600倍浇淋树盘,毒杀土中幼虫。

    3、捕捉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来扑杀,尤其是迁飞而来的可以在晚上用火诱杀。

    4、在成虫盛期可叶面喷施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杀灭成虫,能收到一定效果。

    5、及时剪除产卵枯枝,集中烧毁,减少来年害虫基数。

    今年黑蚱蝉危害特别严重,我们需要根据黑蚱蝉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采取以上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减少黑蚱蝉危害。

     

  • 122019-8月

    柑桔的裂果的类型:裂果主要发生在细胞膨大期或果实成熟期。果实开裂分为外裂、内裂、皱皮裂3种类型。

    果实外裂:由于细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受干旱胁迫的果实突发性猛长。

    果实内裂:由于种子高度败育引起。高度败育的种子不能产生赤霉素(GA),而果皮中GA浓度较高导致其与囊瓣生长速度不一,使果中轴先裂,造成果实内裂。

    果实皱皮裂:由于果实发育前期中果皮发育部分受损溃裂,外果皮内陷、开裂。

    柑橘裂果是什么原因?

    1、初结果树与盛产树裂果率不同:初结果树生长势旺,产量少,果皮厚,裂果少。

    2、高温影响。高温干旱期土需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土壤水分的急剧变化是导致柑桔裂果的重要原因。许多桔农反映,连续干旱一个星期以后突降暴雨,第二天就会出现许多裂果。果实发育膨大后逐步进入成熟期时,果皮(柚类为海绵层)停止生长或增厚,而果实内汗胞迅速伸长和增大,促进整个瓤瓣迅速增大而充实,压迫外果皮,逐步变薄。若在这一成熟期持续严重干旱,缺水后就遇暴雨或连续足雨,十分饥渴的汗胞吸水过多过猛,瓤瓣增长过快,果皮果承受不了如此巨大压力,必然会产生严重裂果。

    3、病虫危害。幼果期如果有害虫侵食果皮,使桔果形成硬皮、凹陷,导致后期果实开裂;有的遭受锈壁虱的大量危害,不仅果皮变黑,而且锈壁虱取食果皮汁液后,表皮严重受损停止生长发育,仅剩下一层薄皮,在遇上雨天果实吸水膨大时,最易出现裂果。

    4、柑桔树体营养状况不佳。缺钙、缺钾的果树易发生裂果。柑桔缺钾会造成果皮薄,总固形物含量低,糖酸比升高,维生素C减少等,而易出现裂果。

    5、品种特性。一般果皮薄、质地柔软,果皮可塑性小的容易发生裂果。如柑桔中的脐橙近脐部皮最薄,脐部有次生果,易裂果和产生脐黄落果等。例如砂糖橘,砧木有酸橘、枳壳、红橘,在相同环境、相同树龄、相同管理的情况下,裂果率从大到小排列为:红橘>酸橘>枳壳。

    6、生长调节剂保果浓度使用不当:主要是920、芸苔素、2,4-D的使用浓度不适宜。例如在砂糖橘上使用920,果皮厚度在0.8毫米以下,裂果多;达到1.8,裂果少;超过2.5,砂糖橘起不了砂,同样影响品质。

    究其原因,如果当柑桔果实生长前期遇上雨季,因园地土壤渍水量大,使果实大量吸水后迅速膨胀,并使果皮脆嫩;后期,即夏末秋初降水量突然锐减,再加上高温日灼,形成双层压力时,极易造成大量裂果、落果现象的发生。尤其是无核蜜桔、温州蜜桔、脐橙等品种受害最为严重。

    柑橘如何防裂?

    第一,保持土壤中较高而适中的含水量,使柑橘的水分供应不会发生剧烈变化。

    在干旱时要及时灌水,一般连续15天无雨水,就要灌一次透水抗旱,在高温干旱季节要求10天灌溉一次,树盘铺草增加覆盖。涝时要及时开沟排水,大雨过后进行浅中耕。在久旱降雨后不要立即施肥。

    第二,增施磷钾肥,勤喷叶面肥。

    1、 8月上中旬,每株施腐熟的人畜粪水50公斤~70公斤或者每株施生物有机肥10斤~15斤,加尿素0.3公斤、氯化钾0.2公斤,施肥后及时盖土、灌水。对坐果太多的橘树应增施氮肥,以增加果皮的厚度。在干旱时期,每7天~10天轮换喷施不同品种的叶面肥,如在干旱初期喷施三十烷醇加尿素,其后施0.3%的磷酸二氢钾等含钾叶面肥;旱期稳定的高温段,用过磷酸钙浸出液,在采摘前48天~52天喷一次加钼酸铵的叶面肥,既可减少裂果,又可促进果实膨大。

    2、春芽期撒施石灰或钙镁磷肥和硼,还能降低土壤酸性;柑橘在幼果期对钙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6-8月份叶面打药要多次喷施糖醇钙、硼、有机质(海藻酸、腐殖酸、氨基酸),建议这些中微量元素的补充使用商品性的螯合形态。

    第三,使果皮和果肉的生长发育保持平衡。

    在橘果的膨大期若久旱无雨,可用3%尿素或30ppm“九二O”在傍晚喷于树冠着生果实处,易产生裂果的树冠中下部是喷液的重点部位。每周喷一次,连喷3次,大雨来临前加喷一次,其防裂果效果比其它方法提高95%以上。

    第四,对已裂开的果实,应及时摘除,以免继续消耗树体养料和水分。

    防裂果的错误做法:

    1、滥用920:使用浓度过高会造成果皮过厚和粗皮;有人在销售后期还在用920防止裂果,会使果实成熟推迟,错过最佳的销售季节。单用920一般建议3%的GA100ml兑350-380斤水,气候干燥的时候可适当降低浓度。

    2、秋冬季果园铲草,造成土方水分的剧烈变化。

    3、过量施磷肥,缺乏钾肥:磷过量造成果皮偏薄,钾能增加果皮厚度,对于改善果品品质和起砂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南方不建议使用过磷酸钙(酸性),可以使用钙镁磷肥。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来源: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