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花蕾蛆又名橘蕾瘿蚊、柑橘瘿蝇、蕾瘿蝇、花蛆、算盘子、包花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只危害柑橘类,是一种花期重要害虫,几乎每年都有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例,虽然它发生的时间不长,但对柑橘保花保果损失不可低估。如果在花蕾期出现的防治适期内,没有抓住关键时期开展防治,有的甚至会使花蕾蛆造成空树或空园。
【形态特征】
成虫像小蚊,雌成虫体长1.5~2.0mm,体暗黄褐色。老熟幼虫长约3mm,初孵化时乳白色,渐变浅黄色,后期为橙红色。蛹黄褐色,纺锤形,长约1.6mm。
柑橘花蕾蛆
【发生规律】
年生1代,少数2代,均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在树冠周围30厘米以外、6厘米土层内虫口密度最大。3月越冬幼虫脱茧上移至表层,重新作茧化蛹,3~4月羽化出土,雨后最盛。花蕾露白时成虫大量出现并产卵于花蕾内,散产或数粒排列成堆,每雌可产卵60~70 粒。卵期3~4天。幼虫在花蕾内危害10余天老熟脱蕾后入土结茧,年生1代者即越冬。年生2代者在晚橘现蕾期羽化,花蕾露白时产卵于蕾内,第2代幼虫老熟后脱蕾入土结茧越冬。阴雨天脱蕾入土最多。成虫多于早、晚活动,以傍晚最盛,飞行力弱,羽化后1~2天即可交配产卵。一般阴湿低洼橘园发生较多,壤土、沙壤土利于幼虫存活发生较多,3~4月多阴雨有利于成虫发生,幼虫脱蕾期多雨有利于幼虫入土。
【为害症状】
花蕾蛆以蛆蛀食花蕾,产卵于花蕾的花丝、花药、子房周围,3~5天后孵化成幼虫危害花蕾、花丝。花蕾受害后变成短圆肥胖形似灯笼的形状,即“灯笼”花,不能开放,最后脱落。
当年花蕾蛆危害是否严重,可依据以下几点来预测判断:①上年危害程度和是否防治或防治效果如何。②早春(3月上、中旬)的降雨量多或次数多,则可能当年发生重。③土壤条件和土壤湿度(阴湿、温度大有利于雌虫生存)。④柑橘花蕾生长发育程度即花蕾顶结构松梳,或有小孔、裂缝等有利于雌成虫产卵,则发生重。
【防治措施】
- 中耕翻土
在2月底3月初花蕾蛆出土前,通过采取地表中耕松土,能达到杀死部分幼虫的效果,同时,此时土壤疏松,有利于地面施药。或在冬季时翻耕园地,使幼虫暴露在外,使幼虫因低温冻死,以减少虫口基数。
- 地面施药
在现蕾初期,3月底至4月上旬,成虫出土在地面爬行尚未上树产卵时,每亩橘园用50%辛硫磷200克,或30%呋喃丹2公斤,或 5%西维因粉2~3公斤,拌过筛细沙土20公斤,均匀撒在地面杀灭出土成虫。
- 树冠喷药:
严格把握用药适期,当花蕾多数现白,花蕾蛆成虫羽化初期上树产卵时,树冠喷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3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1000~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用药1周后复治1次,效果更佳。
- 地膜覆盖
在成虫出土前,一般于2月中上旬,用地面覆盖地膜,不仅可闷死地表大量成虫,阻止成虫出土,而且可以选择适当的综合性功能的地膜,可以增加土壤湿度、温度,减少杂草生长,还能防止他类害虫。
来源:果蔬小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