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Weelcome to Sichuan Shengshi Jiahe Agricultural Dvelopment Co.,Ltd 联系电话:028-85404010

柑橘苗木|柑橘苗|沃柑苗|柑橘炭疽病
发布时间:2018-09-06

柑橘炭疽病(Citrus anthracnose)

别名柑橘爆皮病

 

 

分布为害炭疽病是柑橘上普遍发生和为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发生严重时造成死树毁园。

症状该病可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以叶片受害最重,该病害也是一种重要的贮藏期病害。

(l)叶斑型(慢性型):病斑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片叶尖和叶缘,早春低温和多雨时,叶尖呈水渍状暗绿至黄褐色斑,病斑边缘不明显,多呈“八”形枯死,病、健部分界明显,干燥时病斑灰白色,其上散生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多雨时病斑有朱红色胶质溢出。老叶病斑多在叶缘,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2~1.4cm,病斑稍下凹,中间呈灰白色,其上也生轮纹排列的小黑点。

(2)叶枯型(急性型):常出现在春梢嫩叶上,从叶尖外逐渐向下呈“V”字形扩展,初为淡青带暗褐色开水烫伤状的急性型病斑,边缘呈不清晰波纹状,边缘不明显,病叶易脱落,潮湿条件下病部生粉红色小点,后期颜色变暗,病叶腐烂,常造成全株性严重脱落。

(3)枝梢:一是冻害后病梢自上而下枯死,病斑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另一种则从腋芽开始发生棱形淡褐色病斑,枝枯后呈灰白色,其上亦散生黑色小点,叶常呈干卷状挂在枝上。如连绵阴雨,嫩梢顶端3~lOcm处突然发生开水烫伤状,3~5天后即为凋萎的急性型症状。

(4)果实:幼果病部初为暗绿色油渍状斑点,后扩展至全果,在潮湿条件下,病果上出现白色霉层及淡红色小粒点。病果腐烂后失水干缩成僵果,一般不脱落。成熟果实受害一种Ⅲ现黄褐色凹陷的病斑,圆形或近圆

形,果肉一般不受害。另一种多发生在贮藏期,果上病斑深褐色,并逐渐扩大引起全果腐烂。有时表面长出黑绿色的菌丝体和黑色小点。

病原病原为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loeosporium frucrigenum Berk.,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小丛壳菌C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 Spauld.et Schrenk.,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柑橘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炭疽病菌属于一种典型的潜伏侵染菌。病菌在嫩叶及幼果期就已经侵入到柑橘组织内部。病菌的寄生性较弱,即树势健壮时不发生或少发生炭疽病,若树势生长弱,抵抗力下降就会发病严重。炭疽病是否发生决定于外界的环境条件和树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其发生与气候、栽培条件及树势密切相关。特别是当上年秋冬多雨寡照、橘园积水、根系缺氧、树势较弱时,炭疽病病菌会“乘虚而入”

 

潜伏侵染,造成越冬病原菌基数较大;初春又遇强寒流侵袭,树体受冻,抗病力下降,加之低温多雨气候非常有利于炭疽病病菌大量传播和入侵,造成树体为害。发病后叶上发生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在病斑褪色部分,分布着轮纹状的许多小黑点,在枝杆上形成大小不一的梭型和带状病斑.使树皮爆裂,群众称为“爆皮病”,12月下旬至翌年3~4月发病。

 

防治措施

(1)注重适时采收,在正常成熟期内抓紧采收,及早恢复树势。

(2)可结合冬春修剪,剪除病虫枯枝,摘除、捡拾落叶、落果,并集中烧毁,铲除病原菌,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3)科学修剪,防止树冠郁蔽。均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排除积水,防止根系缺氧。

(4)改变果农盲目用药、滥用农药、超常用药的不良习惯,变为科学使用农药,预防为主、对症下药.及时有效最大限度地杀灭病原菌控制病害发生和流行。在春夏秋梢期各喷1~2次杀菌剂,或在初发病时开始喷药防治,施药间隔10~15天,连续喷药2~3次。可选用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22.2%抑霉唑乳油3000~4000倍液,或l2%松脂酸铜乳油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丙多·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5%溴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轮换喷施。